雖然沒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與指導,但這種“不在場”,事實上卻帶來了更大的“壓力”,也體現出與此前不同的四個特點。
換句話說,這不僅是考驗省委是否落實習近平“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”要求的一次會議,也是觀察中國當下政治生態與政治走向的一個絕佳樣本。
1直面腐敗,突出政治規矩
最直觀的突出特點,就是這次各省區市的黨委班子民主生活會上,查擺問題時,大家都開始直面“身邊的腐敗”。
在河北,上一次參與民主生活會的省委前組織部長梁濱已經“落馬”。省委書記周本順發言時,以此向班子發問:“梁濱經常埋怨組織對他不公,我們是不是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批評意見?過去黨內外一些不正確的議論,我們是不是進行了堅決的斗爭?對于中央的一些決策部署,我們是不是每一項都堅決貫徹落實了?”
在陜西,省政協前副主席祝作利也已被“雙開”。省委書記趙正永在對照檢查時,首先自我批評道:“祝作利是組織上多年關注并列為后備干部培養的,過去從沒有聽到任何有關線索和反映,2013年初換屆,經過多道關口,他的‘兩面人’問題始終沒有被組織發現,這使我對如何全面有效地了解和考察干部產生了困惑。”
在云南,常委們則開門見山地指出:“白恩培、張田欣、沈培平這些身邊的腐敗警示我們:當前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,管黨治黨須臾不可放松。”
而在發生了“塌方式腐敗”的山西,對照檢查時,省委書記王儒林直言不諱地說,山西“在執行政治紀律上教訓深刻”,“特別是中央對省委班子進行重大調整以前,全省政治生態嚴重惡化,‘7個有之’的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,有的還相當嚴重”。
“感同身受”的還有山東。就在當地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召開前幾天,山東省委原常委、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組織調查。
雖然這是王敏的個人問題,但省委常委們剖析認為,“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履行主體責任還不到位,在思想政治建設上存在差距和不足,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在自身建設上管理不嚴和監督缺失,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在嚴肅政治紀律、政治規矩上的漏洞和薄弱環節”。
正是因為“身邊的腐敗”嚴重而“切膚”,本輪省委民主生活會,中央要求,將主題定調為“嚴格黨內生活,嚴守黨的紀律,深化作風建設”。
2主題定調,學習內容精確
為了開好這次民主生活會,各省區市黨委也是“蠻拼的”。
按照民主生活會的流程,開會前,首先要做好“學習”工作,給省委常委班子統一思想基礎。
學什么?和上一次民主生活會相比,本輪,各省區市的學習內容更有針對性。共同的特點,是在學習中央重大會議精神的同時,學習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”。
比如,在河北,省委班子的學習是有“課本”的——“精心研讀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》、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》”,同時“認真學習黨章和中央關于嚴格黨內生活的有關規定、《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》、《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事項的規定》等”。
陜西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,除了學講話、學文件之外,還組織省委班子結合周永康、薄熙來、徐才厚、令計劃、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,開展“思想上的正本清源”,并且集體觀看展現延安整風時期做法的電影《黃克功案件》,認識到“共產黨員必須執行比一般公民更嚴紀律的必要性、必然性”。
湖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等地的省委,則尤其突出學習了習近平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總結大會上的講話,河南和江蘇還根據本地情況,分別學習了習近平對于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提倡和“全面從嚴治黨”的論斷。
“凈化政治生態任務艱巨”的山西,省委班子還學習了習近平就“營造良好從政環境”而對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——“堅守正道、弘揚正氣”、“襟懷坦白、光明磊落”、“堅持原則、恪守規矩”、“嚴肅綱紀、嫉惡如仇”、“艱苦奮斗、清正廉潔”。
“嚴格黨內生活,嚴守黨的紀律,深化作風建設”。在這樣的會議主題之下,河北、云南、山西、陜西、吉林、四川等地的省委民主生活會上,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概念——對照學習“7個有之”。
所謂“7個有之”,是習近平在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,是對黨內“不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”情形的定義:“搞任人唯親、排斥異己的有之;搞團團伙伙、拉幫結派的有之;搞匿名誣告、制造謠言的有之;搞收買人心、拉動選票的有之;搞封官許愿、彈冠相慶的有之;搞自行其是、陽奉陰違的有之;搞尾大不掉、妄議中央的有之。”
總體來看,這些學習,中心詞都是“政治規矩”——當下中國最熱的“政治關鍵詞”。
3面對面提意見,批評力度不減
民主生活會,最大的“看點”之一就是常委之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。上一次,讓全國人民印象最深的,或許就是習近平參加指導的河北省委民主生活會的場景——面對媒體的鏡頭,河北省委的常委們將自我批評全盤托出,并且指出其他常委的缺點和不足。
只有經過這樣的程序,才能達到“紅紅臉、出出汗、排排毒”的效果。
今年,中央政治局常委雖然沒有出席各省黨委的民主生活會,但是中央督導組全程參與會議。在江蘇、廣東等地,還有中央紀委、中組部的人員參會。
對此,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坦承:“今年的民主生活會,壓力一點也不比去年低。總書記不在場,我們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覺,更要有嚴格的自律意識,更要有真刀真槍的較真精神,這樣才有利于今后形成常態,營造嚴肅認真、健康向上的黨內政治生活氛圍。”
比如,河北省委常委們就批評“班長”周本順說:“石家莊過去就是‘莊’的基礎,本順同志總讓我們跟大省省會比,要求過高、過急”、“把優化政治生態作為重要的任期目標,可硬招、實招出得還不多”。
他們還批評省長張慶偉:“政府部門服務效能、服務態度明顯改善,但‘小鬼擋門’、為官不為、懶政怠政等問題還時有發生”。
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吉林——省委常委批評省委書記巴音朝魯,“過去長時間在發達地區工作,在指導工作的時候有些思路和想法,同吉林的基層實際‘水土不服’”;批評省長蔣超良,“來吉林雖然時間不長,已經跑了一圈,但是真正吃透一個地方還需要下一點功夫”。
在云南,列席會議的省政協主席羅正富則建言省委書記李紀恒:“省委書記一定要在轉方式、調結構上下功夫。如果轉方式轉不好,云南出現霧霾,我們會愧對子孫后代。”
而諸如“‘一把手’與‘一言堂’有時如影隨形,需要時刻警惕”、“勁頭不如以前,抓落實的狠勁不足,黨性修養還沒有錘煉到位”、“對下級表揚多,批評少,存在好人主義現象”、“進一步肅清有些分管領域腐敗問題”、“認真解決‘為官不為’和縣鄉村干部‘走讀’等突出問題”之類的批評,也在許多省區市的民主生活會上成為常委間互相批評和鼓勵的話語。
批評不是為了“結梁子”,更不是為了“個人恩怨”,而是為了更好地指出缺點、做好未來的工作。中國共產黨人,歷來信奉“團結-批評-團結”的原則。
4一崗雙責,擺脫“顯績焦慮”
常委班子,是帶領一省一地發展的領導集體,是“操盤手”,也是“火車頭”。因此,在今年的省級黨委班子民主生活會上,“一崗雙責”也成為一個高頻詞,在河北、廣西、江西、北京、四川、廣東等省區市的民主生活會上多次出現。
何謂“一崗雙責”?就是說,一個單位的領導干部,既要對本單位的業務工作負責,又要對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責。這種“雙重負責制”,也是新形勢下對“主體責任”的承擔和落實。
對一個詞匯的強調,背后反映出的是現實工作中的重視不足。有的省委常委就指出,以往總是對分管業務工作抓得多、對黨風廉政建設抓得不足,認為那是省委書記或者是紀委的主要職責,自己只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和業務發展上就可以了。
歸根結底,背后反映出的是“政績觀”的偏差。
比如,在被批評“還需要進一步強化不唯GDP的思想”之前,周本順就自我批評,對“中央當前先解決‘不敢腐’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擁護的,但一到具體實踐上,就怕懲治力度大了,震動太大,特別是在動一些重要干部時,總怕影響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穩定發展”。
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則自我反省道,在抓“四風”、清退領導干部違規多占住房等廉政問題上,“一度存在畏難情緒”,并且是因為政績觀出現了偏差:“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,思想深處沒有擺脫‘速度情結’和‘排位糾結’,擔心慣性下滑、發展掉隊。”
對于錯誤政績觀,河北省委常委、秦皇島市委書記田向利的一個表述頗具代表性——“顯績的焦慮”。
在這種焦慮下,新到河北不久的省紀委書記陳超英說,存在“想盡快熟悉情況、進入角色、干出成績,讓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迫切愿望”,“過于關注重點工作,對打基礎利長遠工作落實不夠”。
在這種焦慮下,田向利本人也坦承,“面對考核指標有一種‘好面子’的沖動”、“面對轉型升級的發展要求,有一種政績的矛盾”。
說到底,對“一崗雙責”的強調,更是要讓省委常委們認識到,如習近平所言,“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”。
在山東,省委書記姜異康說,今后,省委要把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一同謀劃、一同部署、一同考核。他們還制定了一項制度:常委同志每年至少為分管部門或聯系點單位講一次黨課,每年至少帶隊對黨的建設情況督導一次,推動黨建工作各項任務落實。 (人民網)